基于图像分析技术定量研究页岩储层孔隙特征—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为例
作者:屈林博 朱思融
单位:西安石油大学-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
页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对页岩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。由于页岩储层为纳米级孔喉系统,这使得分析和开采变得困难。根据孔隙率,孔隙形态和孔隙外观的特点,传统定量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压汞法,CO2低温吸附,扫描电镜SEM,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。鉴于这些方法的定量表征花费巨大,为了更经济有效,快速进行定量分析页岩孔隙特征,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,提出了一种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和ImageJ软件的改进的测定页岩储层孔隙结构数据方法。该分析方法大大降低了成本。首先,通过扫描电镜技术获得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的孔隙图像,依据扫描图像,其孔隙类型有,3种:有机孔隙、无机孔隙和微裂缝。根据孔隙形态,可分为5类:不规则孔隙、近圆形孔隙、规则孔隙、堤状或狭缝状孔隙;然后,利用ImageJ软件定量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长7组页岩孔隙并进行定量表征。结果表明:长7段样品主要孔隙类型为层间孔隙、粒间孔隙、粒内孔隙和微裂缝等。在电镜图像下,页岩中出现了纳米级孔隙,微孔较少的特征。页岩经氩离子抛光后,扫描电镜图片运用IamgeJ软件能在经济实惠的前提下较好的识别页岩孔隙。该方法实现了页岩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,研究结论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分析具有参考意义。
DOI:
关键词:
Array
所属期刊栏目:
实用技术
分类号:
P618.13
页码:
82-83